SYSCO验厂咨询-食品生产相关环节质量与操作规范审核要点
食品生产相关环节质量与操作规范审核要点
2.1 空气与水质
2.1.1 若有需要,空气过滤器和除尘器是否按既定计划定期检查和更换?
2.1.2 在需要避免微生物渗入的区域,是否保持正压?
2.1.3 用于清洗、冷却、运输、打蜡、漂洗、喷洒农药等操作的水是否为饮用水?
2.1.4 在存在潜在回流情况的区域,水管和软管是否采取了防止饮用水与废水系统之间回流或交叉连接的措施?
2.1.5 用作配料的水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2.1.6 如果蒸汽和冰用于直接的食品加工过程,它们是否由饮用水生成?
2.2 包装 / 产品标签
2.2.1 是否有制定、审核和批准标签 / 包装的书面流程与程序?
2.2.2 收到标签 / 包装时,是否会针对法规合规性、准确性和可读性进行审核?
2.2.3 在生产线上使用标签 / 包装前,是否会根据所生产产品的情况进行适当验证?
2.2.4 包装以及标识 / 编码是否符合预期用途?
2.3 良好生产规范(GMP)
2.3.1 照明是否充足,足以识别视觉危害以及检查和验证清洁程度?
2.3.2 是否有相关程序阻止患病人员进入生产区域?患有明显疮口、感染伤口或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员工不应被允许与暴露的食品产品或生产 / 储存区域有直接接触。
2.3.3 与食品、食品接触表面以及包装材料有直接接触的人员是否遵守卫生规范?观察到员工在可能受到污染的活动后会洗手,此类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洗手间后、休息后、进入生产和包装区域前、接触产品前、触碰产品接触和非食品接触表面前或处理垃圾后。使用一次性手套时,若手套损坏、离开工作站后或处理了潜在污染物后必须更换;直接接触即食产品时必须戴手套。非一次性橡胶手套在休息后、处理潜在污染物后等情况需经常清洗和消毒。
2.3.4 工厂是否有足够的休息区、更衣室和洗手间?这些区域配备了适当的通风设备且门能自动关闭,排水正常且无积水,休息区与食品加工区隔开且没有工作服、围裙等物品,员工午餐不应存放在储物柜中,女洗手间必须有带盖垃圾桶,所有这些区域都张贴有洗手标识。
2.3.6 员工携带的物品(如钢笔、温度计、婚戒、美甲、身体穿孔饰品等)是否采取了防止对产品造成潜在污染的存放或遮盖方式?
2.4 卫生、清洁和保洁程序
2.4.1 是否针对所有与控制食品安全相关的任务制定了充分的书面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s)?这些程序是否包含目标、执行及审核任务的人员、签字确认以及记录等内容?
2.4.2 用于清洁、消毒和加工的化学品是否经过批准可在食品处理设施中使用?它们是否妥善储存、正确贴标,并且存有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与稀释装置相连的化学品,如果其存放位置不会对食品、包装或设备造成污染风险,则不必存放在上锁区域。
2.4.3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s)是否包含操作前卫生效果检查程序以及避免产品污染的操作程序及相应记录?
2.4.4 是否经常使用检测试剂盒或消毒剂测试条来监测手部消毒浸液、洗脚池 / 泡沫发生器以及消毒液中的化学物质浓度?检查记录是否有存档。
2.4.5 是否有已书面制定并实施的总体清洁计划?
2.4.6 消毒剂和灭菌剂的浓度及温度是否按照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s)的规定维持在适当水平?
2.4.7 是否采用快速检测系统和 / 或微生物分析来验证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OPs)的有效性?
2.4.8 是否制定了环境检测计划?该计划是否涵盖食品接触表面以及非食品接触表面?是否包括操作前和操作中的检测?
2.4.9 工厂是否有恰当的清洁和消毒程序?员工是否遵循这些程序且能够获取相关内容?是否根据需要拆解设备以确保彻底清洁?处于湿加工环境且停用的设备在使用前是否进行了清洁和消毒?
2.4.10 在所有非加工和非食品接触区域是否保持清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持续清理溢出物和堆积的物料?
2.4.11 在所有食品接触表面是否保持清洁?在生产过程中不应观察到产品大量堆积的情况。
2.4.12 是否清除了设备及加工环境中的水分和积水?
2.4.13 在整个生产班次以及生产结束时,用于加工、打开原料袋和包装的刀具、锯子、修剪工具及其他工具是否妥善存放、清洁和消毒?
2.4.14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容器、刷子和涂抹工具是否采用颜色编码或贴标方式以便正确识别其预期用途?如果使用颜色编码系统,是否张贴了用员工能理解的语言描述该系统的适当标识?清洁设备是否妥善存放且不在食品加工区域内?
2.4.15 是否观察到可能导致产品污染的卫生操作行为?在清洁过程中,所有食品、食品接触表面和包装是否都得到了充分保护?在生产过程中、中班清洁或食品及包装材料存放区域使用水管(包括高压水管)时,是否避免了因水滴和气溶胶造成的污染?